⒈ 比海更大的水域:海洋。
⒉ 广大,众多,丰盛:洋溢。洋洋。
⒊ 指外国的,外国来的:洋人。洋货。洋为中用。
⒋ 指现代化的(区别于“土”):土洋结合。
⒌ 银元:大洋。洋钱。
详细词义
◎ 洋 yáng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从水,羊声。本义:古水名)
(2) 同本义 [Yang River]
(3) 洋水
昆仓之丘… 洋水出焉,而西南流注于 丑涂之水。——《山海经》
(4) 又名西乡河。在陕西省南部。源出西乡县星子山,北流合木马河会于西乡县东,东北流注于汉水
汉水又东,右会 洋水。——《水经注》
(5) 旧指海之中心。亦泛指海域 [ocean]。今指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大的地区,约占地球面积的十分之七,分成四个部分,即太平洋、大西洋、印度洋、北冰洋
(6) 旧称银币为洋钱,简称洋 [dollar]。如:银洋
记性变化
◎ 洋 yáng
〈形〉
(1) 盛多、广大 [multitudinous;vast]
洋,多也。——《尔雅》。注:“洋,溢也。”
河水洋洋。——《诗·卫风·硕人》。传:“盛大也。”
泌之洋洋。——《诗·陈风·衡门》
(2) 又如:洋泌(涌流不竭的泉水)
(3) 外国的,外国来的 [foreign]。如:洋胰子(肥皂);洋毛子(洋鬼。近代我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的憎称);洋化(指思想意识受外国影响很深,在生活习惯方面模仿外国);洋字(外国文字);洋兵(外国兵);洋派(外国派头;带有外国派头);洋烟(亦作“洋湮”。指从国外进口的鼻烟);洋楼(西洋式的楼房);洋蜡烛(用西洋方法制成的蜡烛)
洋 (yáng) 指广大、洋洋、洋流,用作人名意指广阔、宽容之义;
礼乐具举,济济洋洋。——唐朝· 张说《郊庙歌辞 封泰山乐章 太和》
新庙奕奕,金奏洋洋。——唐朝· 不详《郊庙歌辞 周宗庙乐舞辞 福顺》
东至集壁西梁洋,问谁腰鎌胡与羌。——唐朝· 杜甫《杂歌谣辞 大麦行》
欲应重轮曲,锵洋韵九韶。——唐朝· 薛元超《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》
太和六年亦如此,我时壮气神洋洋。——唐朝· 杜牧《大雨行》
歌舞将金帛,汪洋被远黎。——唐朝· 沈佺期《则天门赦改年》
(以上《舆地纪胜》一九○《洋州》)。——唐朝· 和凝(以下后晋)《题真符县(句)》
(见影清光绪抄本张鹏翼修《洋县志》卷七)-940-。——唐朝· 法照《寄劝俗兄弟二首 二》
雨雪洋洋,大风来加,于燠其寒,于迩其遐。——唐朝· 柳宗元《奉平淮夷雅表。方城命愬守也卒入蔡得其大丑以平淮右》
梦入蓝桥,几点疏星映朱洋。——宋朝· 吴文英《荔枝香近·七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