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话:语言。汉语。英语。语录。语汇。语重心长。
⒉ 指“谚语”或“古语”:语云:“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”。
⒊ 代替语言的动作:手语。旗语。
⒋ 说:细语。低语。
详细词义
◎ 语
語 yǔ
〈动〉
(1) (形声。从言,吾声。本义:谈论;议论;辩论)
(2) 同本义 [discuss;talk about;comment;argue;debate]
语,论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于时语语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公刘》。传:“论难曰语。”
旦日,卒中往往语。——《史记》
子不语:怪、力、乱、神。——《论语·述而》
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。——《庄子·秋水》
(3) 又如:语怪(谈论怪物);语冰(谈论冰);语议(言谈议论)
(4) 交谈,说话 [speak;say;talk]
语,言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语使能也。——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。注:“语,言也。”
(5) 又
既歌而语。
可与晤语。——《诗·陈风·东门之池》
笑语卒获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
尔将可与语大理矣。——《庄子·秋水》
旦日,卒中往往语,皆指目陈胜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食不语,寝不言。——《论语·乡党》
乃向西北奋头,喃喃细语。——《北史》
(6) 又如:语涩(说话艰难,不流利);语薄言轻(语言轻薄;说话轻佻,不稳重);语吐珠玑(说话、语言像珠玑般优美);语不间歇;语冰(比喻人的识量受到时、地所拘束,见识不广);语语(语其所当语。即说所该说的话)
(7) 鸟兽虫类鸣叫 [cry;chirp;roar]
君裙香暖金泥凤,画梁语燕惊残梦。——前蜀· 牛峤《菩萨蛮》
(8) 又如:语风(在风中鸣叫);语燕(会说话的燕子);语鸟(会说话的鸟);语关关(形容鸟儿鸣叫之声)
记性变化
◎ 语
語 yǔ
〈名〉
(1) 说的话 [spoken language;word]
张胜闻之,恐前语发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语曰:“唇亡则齿寒。”——《谷梁传·僖公二年》
齐君之语偷。——《左传·文公十七年》
(2) 又如:语体诗(用口语写的诗);语话(话语;言语);土语(土话);评语(评论的话)
(3) 特指谚语、古语或成语 [idiom;set phrase;proverb;saying]。如:语例(用语的惯例);口头语;熟语;韵语;妙语;俚语;豪语
(4) 词语 [word]
为人性僻躭佳句,语不惊人死不休。——唐· 杜甫《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》
(5) 又如:语惊四座;语泄(密语外泄);语义(也称词义。指词语的意义);语妙天下(言语精妙,无人可及)
(6) 语言 [language]
有楚大夫于此,欲其子之 齐语也。——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
(7) 又如:语支(语言学。依谱系分类法分出的比语族小的语言系统);语言文字(语言学与文字学的合称);语简意赅(语言简练,意思完备);语学(研究言语、文字的性质及用法的学问)
(8) 用以示意的动作或信号 [signal]。如:目语;手语;灯语
(9) 语法学科用来表示句子成人的术语 [term used in analysis of sentences]。如:主语;谓语;宾语、表语、状语
(10) 另见 yù
语 (yǔ) 指出语成章、话语、探讨、讨论,用作人名意指活泼开朗、能言善辩、富有文采之义;
[①][yǔ]
[《廣韻》魚巨切,上語,疑。]
“语1”的繁体字。
(1)谈话;谈论。
(2)话;语言。
(3)字;文句。
(4)指语音。
(5)俗话、谚语或古书中的话。
(6)即语体。
(7)用以示意的动作或信号。
(8)喻指虫豸禽兽等啼鸣吼叫。
(9)指琴弦之声。
(10)语法学用以表以表示词组。
(11)用作表示句子成分的术语。
(12)《论语》的省称。
[②][yù]
[《廣韻》午倨切,去御,疑。]
“语2”的繁体字。
(1)告诉。
(2)通“悟”。
汉使却回凭寄语,黄金何日赎蛾眉,君王若问妾颜色,莫道不如宫里时。——唐朝· 白居易《相和歌辞 王昭君二首 二》
赤丸夜语飞电光,徼巡司隶眠如羊。——唐朝· 柳宗元《相和歌辞 东门行》
一解市头语,便无乡里情。——唐朝· 元稹《相和歌辞 估客乐》
楚歌催晚醉,蛮语入新诗。——唐朝· 韩翃《寄武陵李少府》
殷勤为传语,日夕念携手。——唐朝· 刘慎虚《送韩平兼寄郭微》
惆怅语不尽,裴回情转剧。——唐朝· 戴叔伦《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》
燕语如伤旧国春,宫花一落已成尘。——唐朝· 李益《隋宫燕》
须听瑞雪传心语,莫被啼猿续泪行。——唐朝· 杨巨源《奉寄通州元九侍御》
悄悄深夜语,悠悠寒月辉。——唐朝· 韩愈《落叶送陈羽》
冠敧感发秃,语误惊齿堕。——唐朝· 韩愈《感春四首 三》
梦入蓝桥,几点疏星映朱语。——宋朝· 吴文英《荔枝香近·七夕》